2025年第06期目录
目录
新评论
《紫藤萝瀑布》中的生命意象与审美追求杨炜;4-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像叙事——基于电影《海林都》的几点思考宗子璇;7-9
新研究
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探析李旭;10-12
跨文化视域下黄河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研究宋代艳;13-15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研究——以宝泉岭垦区为例李浩哲;张晓光;16-18
北宋诗坛的传承与回响:唐庚对苏轼诗歌的接受研究张艺涵;19-21
从《黑神话:悟空》看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徐强;22-24
西藏非遗文化“活态”发展路径研究德吉央宗;25-27
关岭方言四音格词的类型及其传承路径研究向雨飞;28-30
青海多民族聚居区语言生活状况调查研究——以青海贵德周屯村为例陈永胜;31-34
朱纯深《匆匆》英译本中的修辞手法赏析吴文韬;35-37
从语言文化转换视角探析《哈姆雷特》汉译本的翻译策略刘娟娟;38-40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简·爱》翻译策略研究刘思成;41-43
“形”与“神”:费欣油画肖像中的笔触艺术探究马健行;纳建宁;44-46
形神兼备:曾鲸肖像画的艺术表达及美学意蕴探析王薇;胡妍妍;47-49
秦腔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基于年轻受众视角漆月;高欣悦;陈嘉玥;50-52
歌剧音乐的戏剧性与叙事性探究宋晴;53-55
论杂技演员的文化素养与艺术造诣的内在关联黄婷;56-58
戏剧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创新应用林子傲;59-61
辟邪座羽人青铜连枝灯的艺术特征解析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王孟于;62-64
传统文化元素在手机游戏中的应用现状及策略陈刚;65-67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会展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王文瑞;68-70
非遗元素融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策略史佳佳;71-73
新视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探析张丽三;张娟;闫璞;乔佳宇;74-76
新时代非遗传播现状及其融入国际中文教育的有效路径——以泉州南音为例李鑫宇;77-79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的路径研究韩琳;邓欢;付子奥;80-82
新时代加强高校美育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究罗雪;83-85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究王中华;86-88
湘中音乐文化融入湖南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策略唐劭;89-91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研学活动开发路径研究贾李斌;陈朋朋;92-94
平遥推光漆艺进校园的教学路径分析冀晓楠;95-97
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语文教育研究——以甘肃省为例高静丽;98-100
新文化
新时代邵东祁剧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究黄茜;蒋海英;101-103
新观察
黄河故事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研究——以河南地区为例杨少宸;104-106
红色场馆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与实践路径——以中共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为例高晓钰;107-109
符号修辞学视角下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以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为例蔚欣宏;110-112
党校图书馆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的策略研究王涵;113-115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路径周小红;116-118
基层文化馆在增强社区文化认同中的作用——以沂水县文化馆为例高丽;119-121
数字技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李梦怡;122-124
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研究——以“蛇舞新春艺韵华章”文艺晚会为例陈丽萍;125-127
美术作品
《漓江流域——九马画山传说》李林杰;129
《庆丰年》喻计耀;129
上一篇:2025年第05期目录
下一篇:2025年第07期目录